当前位置:主页 > 最新 >

春在雨水中抬起头

时间:2023-03-21 23:08 | 栏目:最新 | 点击:

谚曰,七九六十三,路上行人把衣单。意思是说,天气转暖了,路上行人走的冒汗了,脱掉身上的厚衣服。雨水节气,便在七九里头,冬寒殆尽,河边、道旁的柳枝吐翠,千丝万条,随风摇曳,犹如烟笼。

俗话说,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在乡村,此时,可以插柳了。诗文中,柳往往与杨形影不离,而今,看着杨柳,怎么看都不会是一路,无论从树的外形,树的枝叶,尤其是树叶的生发与凋落,完全不在一个节拍上,其中,一定有其因由,据说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,在河堤夹道栽植柳树,便以杨姓赐给柳树。

柳树上,挑选光滑匀称的柳枝砍下来,俗称柳栽子,你若让柳栽子一直这么躺在地上,时间长了,它就是一根干木棍,若把它栽植在土里,它就是一颗树,别的树木没有根,是很难成活的,柳树却不同,它能插地生根,叶芽便会在木棍上吐出来,长成参天大树。柳树不但可以用木棍栽植,用柳条同样可以习成柳树苗,方法很简单,把柳条剁成节,一�多长,砸在田地里,露出一点头来,民间称之砸地牛,不久,柳芽便会从露出来的“牛角”上发芽抽枝,柳树这一特色,杨树完全有,在乡村,砸杨树地牛,远远多于柳树,在用途方面,杨树比柳树更加实用。

有时,用杨柳枝条插一圈篱笆院,都能成活,当然,这与节气时令有关,雨水之时,天气回暖,雨水充沛,地气温和,适宜杨柳的栽插。在这一点上,杨柳有着共同之处,再有杨柳都在初夏时吐絮。杨柳合称,未必就是柳树姓杨。《诗经》中有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的句子,那时,隋炀帝杨广尚不知在哪里玩鬼火呢。

此时,远在山间的春笋,河滩的蒌蒿,在毛毛的细雨中,在熏风的瑞气里,露出了春的生机,山间一颗颗破土而出的春笋,河滩片片青碧的蒌蒿。

背着竹篓从山间挖来新鲜的竹笋,挎着竹篮到河滩采来蒌蒿,年还在身后,感觉并未走远,腊肉香肠,配以时令野鲜,能品味出春天的味道来。

河中流淌着春水,水清冽,鱼鲜美,正可捕鱼。

村里,有位善垂钓的老者,雨水时节一到,它便拿着小木凳,到河边钓鱼,他是个有趣的老头,他钓鱼通常带着煤油炉,小锅,盐,筷子,自然少不了酒,到河边,寻一垂钓佳处(凭着他的钓鱼经验,知道哪里鱼多),摆好小木凳子,放好煤油炉,用锅舀河中的水,点火烧水,这才开始举杆钓鱼,好像鱼在排队等着他来钓,鱼钩一下水,便有鱼儿来咬钩,鱼儿一上岸,便就地收拾好,放进小锅中,煮熟了佐酒,酒喝好了,他也收杆了,踩着深深浅浅的步子,回家。

他是乡村的闲人,农人却没有这么清闲了,这个时节,农活春草一般开始冒头。把粪摊开来晒一晒,早上摊开,晚上堆上,晾晒几天,推起来用泥封上,备着做作物的底肥;田里的活也出来了,开始整歇茬的土地了,过去,农人对待土地非常地用心,推己及土,把土地视为亲友,人干活会累,地生长庄稼也会累,农人便让土地歇一歇,不能它播种,又怕野草乘机,便把土地翻耕起来,让它晒着太阳,好好歇着,不像现在,不但不让土地歇着,想尽一切办法把土地利用起来,不给半点喘息的时间,间作套种,冬天塑料大棚聚温,夏天黑网大棚去热,土地没有力气怎么办呢?给土地吃各种各样的化肥。

那时,农人相信天时节令,跟着节气走,土地长庄稼累了,让它歇一歇,给她们上农家肥,也不在一块土地上上重复种一种作物,今年种玉米,明年就栽山芋,后年点黄豆,春天该耕的耕,该种的种。

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”春天,是在雨水时节慢慢抬起头来的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相关文章